湘中别成威阇黎

至哉彼上人,冰霜凛规则。 游心杳何境,宴坐入冥默。 解空与密行,名腊信崇德。 吐论驾秋涛,龙宫发胸臆。 群迷行大夜,浩浩一昏黑。 赤水千丈深,玄珠几人得。 持桮挹溟涨,至理安可测。 宁假喻芭蕉,真成嗅薝卜。 松声扫白月,霁夜来静域。 清梵罢法筵,天香满衣襋。 何方济了岸,秪仗慈航力。 愿与十八贤,同栖翠莲国。

译文:

这首诗是对成威阇黎这位高僧大德的赞美,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那真是一位了不起的高僧啊,他的操守如冰霜般高洁,严守着修行的准则。 他的心志遨游在那杳远难测的境界里,安然静坐时仿佛进入了深邃的静默之中。 他既能领悟空性之理,又能隐秘而扎实地修行,资历深厚,德行确实值得尊崇。 他谈吐议论,如秋日澎湃的波涛般汹涌,智慧的话语仿佛是从龙宫般深邃的胸中迸发而出。 世间众多迷茫的人如同行走在漫漫长夜,眼前一片浩浩荡荡的昏黑。 真理就像那千丈深的赤水,其中蕴含的玄珠又有几人能够得到呢? 他手持钵盂汲取那浩瀚的海水,其中蕴含的至高真理又怎能轻易揣测。 哪里还需要用芭蕉来比喻虚幻,他的修行就如同真真切切地嗅到了薝卜花的芬芳。 松涛阵阵,仿佛扫动着洁白的月光,雨过天晴的夜晚,他来到这寂静的修行之地。 清越的梵音结束了法会,佛殿的香气沾满了他的衣襟。 要到哪里才能到达解脱的彼岸呢?只能依仗这慈悲的佛法之舟的力量。 我愿与十八位贤士一同,栖息在那如翠莲般美好的佛国净土。
关于作者
唐代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