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绵州于中丞书信

一缄垂露到云林,中有孙阳念骥心。 万木自凋山不动,百川皆旱海长深。 风标想见瑶台鹤,诗韵如闻渌水琴。 他日纵陪池上酌,已应难到暝猨吟。

译文:

这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封字迹如垂露般优美的书信送到了我隐居的云林之处,信里饱含着如同伯乐顾念良马一般您对我的关怀之心。 周围众多树木都已凋零,可那山峦依旧岿然不动;众多河流都已干涸,而大海却依旧深邃悠长。 从您的风采气质,我能想象您就像瑶台之上的仙鹤般高雅;读着您的诗句,我仿佛听到了弹奏《渌水》琴曲的美妙音韵。 就算日后我有幸能陪您在池边饮酒,恐怕那时我也已经难以再像过去那样,在黄昏时伴着猿猴的吟声自在生活了。
关于作者
唐代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