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池水战词

汪汪积水光连空,重叠细纹晴漾红。 赤帝龙孙鳞甲怒,临流一盼生阴风。 鼍鼓三声报天子,雕旌兽舰凌波起。 雷吼涛惊白石山,石鲸眼裂蟠蛟死。 溟池海浦俱喧豗,青帜白旌相次来。 箭羽枪缨三百万,踏翻西海生尘埃。 茂陵仙去菱花老,唼唼游鱼近烟岛。 渺莽残阳钓艇归,绿头江鸭眠沙草。

译文:

昆明池里那汪汪的积水,波光粼粼,与天空连成一片。在晴朗的日子里,水面上泛起层层重叠的细纹,荡漾着一片艳丽的红色。 那如同赤帝龙孙般的将士们,气势汹汹,身上的铠甲好似龙鳞,满含愤怒。他们靠近水边,眼神一扫,仿佛生出了阵阵阴寒之风。 鼍皮制成的战鼓敲响三声,向天子报知出征的讯息。装饰着雕刻的旌旗的战船,还有造型如兽的战舰,纷纷在水面上破浪而起。 战船行驶时,如雷的轰鸣声和汹涌的波涛,惊扰了白石山。池中的石鲸仿佛被激怒,双眼圆睁,就连蟠蛟一般的水流似乎也静止了。 整个昆明池以及周边的水域都喧闹沸腾起来,青色和白色的旗帜相继飘扬而来。 将士们的箭羽和枪缨密密麻麻,足有三百万之多,他们的行动仿佛要踏翻西海,扬起漫天的尘埃。 汉武帝已经仙逝,池中的菱花也已老去。如今,只有鱼儿在水中唼唼地游动,靠近烟雾笼罩的小岛。 夕阳渐渐西下,在一片渺茫的暮色中,钓鱼的小艇纷纷归来。绿头的江鸭安静地栖息在沙滩边的草丛里。
关于作者
唐代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