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爱诗 李翰林

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魄。 口吐天上文,迹作人间客。 磥砢千丈林,澄澈万寻碧。 醉中草乐府,十幅笔一息。 召见承明庐,天子亲赐食。 醉曾吐御床,傲几触天泽。 权臣妬逸才,心如斗筲窄。 失恩出内署,海岳甘自适。 刺谒戴接㒿,赴宴著縠屐。 诸侯百步迎,明君九天忆。 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 大鹏不可笼,大椿不可植。 蓬壶不可见,姑射不可识。 五岳为辞锋,四溟作胸臆。 惜哉千万年,此俊不可得。

译文:

我喜爱李太白,他仿佛是酒星下凡。 他口中吐出的都是如天上神文般绝妙的诗篇,行踪漂泊宛如人间的过客。 他就像那高耸崎岖千丈的树林,又似澄澈幽深万寻的碧水,气质不凡,品格高洁。 他醉意中挥笔创作乐府诗,十幅纸顷刻间一挥而就。 他曾在承明庐被天子召见,皇帝还亲自赏赐他食物。 醉酒时他甚至吐在了御床上,那高傲的态度几乎冒犯了天子的恩泽。 权臣们嫉妒他超凡的才华,心胸狭隘得像只能装少量米的斗筲。 他失去了皇帝的恩宠,离开宫廷内署,却心甘情愿地在山海间自在逍遥。 他去拜访他人时头戴接㒿巾,赴宴时脚穿縠木屐,洒脱不羁。 各地诸侯都恭敬地走上百步前来迎接他,贤明的君主也在九重天上时常想起他。 可惜他最终患上了腐胁疾,带着醉意的魂魄消散在天地八方。 他就像那展翅高飞的大鹏,无法被牢笼束缚;又似那长寿的大椿,难以被移栽种植。 蓬莱仙岛他无缘得见,姑射山上的仙人他也未曾相识。 他以五岳作为言辞的锋芒,以四海作为宽广的胸怀。 可惜啊,千万年的时光里,像他这样的俊杰再也难以出现了。
关于作者
唐代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