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乐府十篇 卒妻怨

河湟戍卒去,一半多不回。 家有半菽食,身为一囊灰。 官吏按其籍,伍中斥其妻。 处处鲁人髽,家家杞妇哀。 少者任所归,老者无所携。 况当札瘥年,米粒如琼瑰。 累累作饿殍,见之心若摧。 其夫死锋刃,其室委尘埃。 其命即用矣,其赏安在哉。 岂无黔敖恩,救此穷饿骸。 谁知白屋士,念此飜欸欸。

译文:

河湟地区那些去戍守边疆的士卒啊,半数以上都没能回来。 家里只剩下一点点粗劣的粮食,而他们自己早已化为了一抔灰烬。 官吏们依照士卒的户籍记录,在队伍里对他们的妻子进行斥责。 到处都能看到像鲁国妇女那样用麻束发表示哀痛的女子,家家户户都像杞梁的妻子一样哀伤。 年轻的妻子还能想办法另谋出路,年老的妻子却连个依靠都没有。 更何况正赶上疫病流行的灾年,每一粒米都像美玉一样珍贵。 到处都是饿死的人,看到这样的景象,让人的心都要碎了。 她们的丈夫死在了刀枪之下,她们的家也破败不堪,布满了尘埃。 他们的性命已经为国捐躯了,可是应得的赏赐又在哪里呢? 难道就没有像黔敖那样施恩的人,来救救这些穷困饥饿的人吗? 谁能想到像我这样的贫寒之士,想到这些事反而悲叹不已。
关于作者
唐代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