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 伛伛黄髪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 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 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正乐府十篇 橡媪叹
译文:
秋意已深,橡子成熟了,纷纷散落在长满杂乱草木的山冈上。有一位弯腰驼背、头发枯黄的老妇人,一大早就踩着晨霜去捡拾橡子。她花了好长时间才捧起一捧橡子,一整天下来才装满一筐。这些橡子要经过多次晾晒和蒸煮,然后当作整个冬天的粮食。
山的前面是成熟的稻谷,紫色的稻穗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农民们细心收割又精心舂米,那一粒粒米就像美玉做的耳坠一样晶莹。可这些粮食都要拿去交给官府,自己家里却连个装粮的仓库和箱子都没有。而且啊,明明有一石多的粮食,官府却只按五斗来计算。那些狡猾的小吏根本不把刑罚放在眼里,贪婪的官员也毫不避讳地收受贿赂、中饱私囊。在农忙的时候,他们还放出私债,等农忙结束,农民们收获的粮食就都进了官府的粮仓。
从冬天到春天,可怜的老百姓只能靠橡子来糊弄饥饿的肚子。我听说古代的田成子,他虽然是假行仁义,却还能在齐国称王。唉,看到这位捡橡子的老妇人如此悲惨的遭遇,我不知不觉泪水就浸湿了衣裳。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