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揣庸陋弥增媿悚因成一千言上述吾唐文物之盛次叙相得之欢亦迭和之微旨也

三辰至精气,生自苍颉前。 粤从有文字,精气铢于緜。 所以杨墨后,文词纵横颠。 元狩富材术,建安俨英贤。 厥祀四百余,作者如排穿。 五马渡江日,群鱼食蒲年。 大风荡天地,万阵黄须膻。 纵有命世才,不如一空弮。 后至陈隋世,得之拘且緛。 太浮如潋滟,太细如蚳蝝。 太乱如靡靡,太轻如芊芊。 流之为䣱蒏,变之为游畋。 百足虽云众,不救杀马蚿。 君臣作降虏,北走如㺦猭。 所以文字妖,致其国朝迁。 吾唐革其弊,取士将科县。 文星下为人,洪秀密于缏。 大开紫宸扉,来者皆详延。 日晏朝不罢,龙姿欢𫐍𫐍。 于焉周道反,由是秦法悛。 射洪陈子昂,其声亦喧阗。 惜哉不得时,将奋犹拘挛。 玉垒李太白,铜堤孟浩然。 李宽包堪舆,孟澹拟漪涟。 埋骨采石圹,留神鹿门埏。 俾其羇旅死,实觉天地孱。 猗与子美思,不尽如转辁。 纵为三十车,一字不可捐。 既作风雅主,遂司歌咏权。 谁知耒阳土,埋却真神仙。 当于李杜际,名辈或溯沿。 良御非异马,由弓非他弦。 其物无同异,其人有媸妍。 自开元至今,宗社纷如烟。 爽若沆瀣英,高如昆仑巅。 百家嚣浮说,诸子率寓篇。 筑之为京观,解之为牲牷。 各持天地维,率意东西牵。 竞抵元化首,争扼真宰咽。 或作制诰薮,或为宫体渊。 或堪被金石,或可投花钿。 或为舆隶唱,或被儿童怜。 乌垒虏亦写,鸡林夷争传。 披揭覆载枢,捭阖神异键。 力抛尾闾立,思轧大块旋。 降气或若虹,耀影或如{艹/冖/残}。 万象疮复痏,百灵瘠且{疒}。 谓乎数十公,笔若明堂椽。 其中有拟者,不绝当如𫄧。 齐驱不让策,竝驾或争骈。 所以吾唐风,直将三代甄。 被此文物盛,由乎声诗宣。 采彼风人谣,𬨎轩轻似鹯。 丽者固不舍,鄙者亦为铨。 其中有銮戒,一一堪雕镌。 乙夜以观之,吾君无释焉。 遂命大司乐,度之如星躔。 播于乐府中,俾为万代蠲。 吹彼圆丘竹,诵兹清庙弦。 不惟娱列祖,兼可格上玄。 粤予何为者,生自江海壖。 𫘤𫘤自总角,不甘耕一壥。 诸昆指仓库,谓我死道边。 何为不力农,稽古真可嘕。 遂与袯襫著,兼之籉笠全。 风吹蔓草花,飒飒盈荒田。 老牛瞪不行,力弱谁能鞭。 乃将耒与耜,竝换椠与铅。 阅彼图籍肆,致之千百编。 携将入苏岭,不就无出缘。 堆书塞低屋,添砚涸小泉。 对灯任髻𦶟,冯案从肘研。 苟无切玉刀,难除指上胼。 尔来五寒暑,试艺称精专。 昌黎道未著,文教如欲骞。 其中有声病,于我如𦧝𦧴。 是敢驱颓波,归之于大川。 其文如可用,不敢佞与便。 明水在稾秸,太羹临豆笾。 将来示时人,䝟貐垂馋涎。 亦或尚华缛,亦曾为便嬛。 亦能制灏灏,亦解攻翩翩。 唯思逢阵敌,与彼争后先。 避兵入句吴,穷悴祗自跧。 平原陆夫子,投刺来翩跹。 开卷读数行,为之加敬虔。 忽穷一两首,反顾唯曲拳。 始来遗巾帼,乃敢排戈鋋。 或为拔帜走,或遭劘垒还。 不能收乱辙,岂暇重为篿。 虽然未三北,亦可输千鐉。 向来说文字,尔汝名可联。 圣人病殁世,不患穷而蹎。 我未九品位,君无一囊钱。 相逢得何事,两笼酬戏牋。 无颜解媮合,底事居冗员。 方知万锺禄,不博五湖船。 夷[险]但明月,死生应白莲。 吟余凭几饮,钓罢偎蓑眠。 终抛岘山业,相共此留连。

译文:

### 整体大意 这首诗是皮日休对鲁望(陆龟蒙)五百言赠诗的和诗。诗中先回顾了从文字产生到唐朝之前文学发展的历程,批判了不同时期文学的弊病;接着重点描述了唐朝文学的兴盛,列举了陈子昂、李白、杜甫等众多文人及其文学成就;然后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和文学追求;最后叙述与陆龟蒙相遇相知、相酬唱和,表达了看淡名利、愿与友人相伴留连的心境。 ### 逐段翻译 1. **文学起源与早期发展** - “三辰至精气,生自苍颉前。粤从有文字,精气铢于緜。”:日月星的精华灵气,在仓颉之前就已存在。自从有了文字,这精华灵气就如同细微的丝线般存在于其中。 - “所以杨墨后,文词纵横颠。元狩富材术,建安俨英贤。厥祀四百余,作者如排穿。”:所以在杨朱、墨翟之后,文词变得纵横杂乱。汉武帝元狩年间人才辈出,建安时期更是群英荟萃。从那时到后来四百多年,作者们如队列般相继涌现。 2. **魏晋至陈隋文学弊病** - “五马渡江日,群鱼食蒲年。大风荡天地,万阵黄须膻。纵有命世才,不如一空弮。”:西晋末年五马渡江之时,局势动荡。狂风席卷天地,北方少数民族的军队带来膻腥之气。即便有经世之才,也如空有一把弓却无用武之地。 - “后至陈隋世,得之拘且緛。太浮如潋滟,太细如蚳蝝。太乱如靡靡,太轻如芊芊。流之为䣱蒏,变之为游畋。百足虽云众,不救杀马蚿。君臣作降虏,北走如㺦猭。所以文字妖,致其国朝迁。”:到了陈朝和隋朝,文学变得拘束而扭曲。文章过于浮华像水波荡漾,过于琐碎像小虫子;杂乱得像靡靡之音,轻飘得像纤细的草。这种文风发展成了放纵享乐,君臣沦为俘虏,像受惊的野兽向北逃窜。所以不良的文风导致了国家的变迁。 3. **唐朝文学兴盛** - “吾唐革其弊,取士将科县。文星下为人,洪秀密于缏。大开紫宸扉,来者皆详延。日晏朝不罢,龙姿欢𫐍𫐍。于焉周道反,由是秦法悛。”:我们唐朝革除了这种弊病,通过科举选拔人才。文星下凡成为文人,才华出众如同紧密编织的绳子。皇帝大开宫殿之门,对前来的人才都详细延请。直到天色已晚朝会还不结束,皇帝龙颜大悦。从此正道得以恢复,严苛的秦法也有所改变。 - “射洪陈子昂,其声亦喧阗。惜哉不得时,将奋犹拘挛。玉垒李太白,铜堤孟浩然。李宽包堪舆,孟澹拟漪涟。埋骨采石圹,留神鹿门埏。俾其羇旅死,实觉天地孱。”:射洪的陈子昂,声名远扬。可惜他生不逢时,想要奋起却受到束缚。玉垒的李白,铜堤的孟浩然。李白的胸怀宽广能包容天地,孟浩然的诗风恬淡如涟漪。李白埋骨在采石矶的墓穴,孟浩然魂留鹿门山的墓道。他们客死他乡,真让人觉得天地都显得孱弱。 - “猗与子美思,不尽如转辁。纵为三十车,一字不可捐。既作风雅主,遂司歌咏权。谁知耒阳土,埋却真神仙。”:杜甫的才思无穷无尽,就像转动的车轮。即便他的诗作有三十车之多,也没有一个字可以舍弃。他成为了风雅的宗师,掌握了歌咏的大权。谁能想到耒阳的土地,埋葬了这位真神仙。 - “当于李杜际,名辈或溯沿。良御非异马,由弓非他弦。其物无同异,其人有媸妍。自开元至今,宗社纷如烟。爽若沆瀣英,高如昆仑巅。百家嚣浮说,诸子率寓篇。筑之为京观,解之为牲牷。各持天地维,率意东西牵。竞抵元化首,争扼真宰咽。”:在李白和杜甫那个时期,有名的文人有的追根溯源,有的顺势发展。就像好的车夫不需要特别的马,好的射手不用别的弦。文学的本质没有太大差异,但作者有美丑之分。从开元年间到现在,国家局势如烟雾般纷扰。唐朝的文人风采如露水般清爽,像昆仑山巅般高峻。百家的浮浅之说喧嚣一时,诸子大多通过文章寄托心意。他们有的成就斐然像筑起的京观,有的被剖析如同祭祀的牲畜。各自秉持着天地的纲维,随意地东西牵引。竞相触及自然的本源,争着扼住命运的咽喉。 - “或作制诰薮,或为宫体渊。或堪被金石,或可投花钿。或为舆隶唱,或被儿童怜。乌垒虏亦写,鸡林夷争传。披揭覆载枢,捭阖神异键。力抛尾闾立,思轧大块旋。降气或若虹,耀影或如{艹/冖/残}。万象疮复痏,百灵瘠且{疒}。谓乎数十公,笔若明堂椽。其中有拟者,不绝当如𫄧。齐驱不让策,竝驾或争骈。”:有的文人擅长撰写制诰,有的是宫体诗的大家。有的作品可以刻在金石上,有的可以配上花钿。有的被平民传唱,有的被儿童喜爱。连乌垒的胡人都抄写,鸡林的夷人争着传播。他们揭示天地的枢纽,掌控神奇的关键。用力能像冲破尾闾般挺立,思绪能像使大地旋转。气质下降时如彩虹般绚丽,光芒闪耀时如某种植物般奇异。世间万象有了瑕疵,神灵也显得疲惫。这几十位文人,笔力如同明堂的椽子。其中有模仿他们的人,传承不断如丝线。大家并驾齐驱互不相让,争着并驾齐驱。 - “所以吾唐风,直将三代甄。被此文物盛,由乎声诗宣。采彼风人谣,𬨎轩轻似鹯。丽者固不舍,鄙者亦为铨。其中有銮戒,一一堪雕镌。乙夜以观之,吾君无释焉。遂命大司乐,度之如星躔。播于乐府中,俾为万代蠲。吹彼圆丘竹,诵兹清庙弦。不惟娱列祖,兼可格上玄。”:所以我们唐朝的文风,简直可以和夏商周三代媲美。因为文学的兴盛,通过诗歌得以宣扬。采集民间的歌谣,采风的轻车像鹯鸟般轻快。华丽的作品固然不舍得丢弃,粗鄙的也加以铨选。其中有劝诫之语,都值得雕琢。皇帝在深夜阅读,爱不释手。于是命令大司乐,像测定星辰运行一样审定这些诗歌。将它们传播到乐府中,使其流传万代。在圆丘吹奏竹乐,在清庙弹奏琴弦。不仅能娱乐祖先,还能感动上天。 4. **自身求学与文学追求** - “粤予何为者,生自江海壖。𫘤𫘤自总角,不甘耕一壥。诸昆指仓库,谓我死道边。何为不力农,稽古真可嘕。”: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出生在江海之畔。从小就傻傻的,不甘心只耕种一小块土地。兄弟们指着仓库,说我会饿死在路边。问我为什么不努力务农,研究古代学问真是可笑。 - “遂与袯襫著,兼之籉笠全。风吹蔓草花,飒飒盈荒田。老牛瞪不行,力弱谁能鞭。乃将耒与耜,竝换椠与铅。阅彼图籍肆,致之千百编。携将入苏岭,不就无出缘。堆书塞低屋,添砚涸小泉。对灯任髻𦶟,冯案从肘研。苟无切玉刀,难除指上胼。”:于是我穿上蓑衣,戴上斗笠。风吹着蔓草花,飒飒声响充满荒田。老牛瞪着眼睛不肯走,力气太弱谁能鞭打它。于是我把农具换成了书写工具。到书店去阅读,收集了千百本书籍。带着书进入苏岭,不有所成就就不出来。书堆满了低矮的屋子,添墨水把小泉都弄干涸了。对着灯任由发髻被烧着,靠着桌子肘部都磨出了茧。如果没有锋利的刀,很难去除手指上的老茧。 - “尔来五寒暑,试艺称精专。昌黎道未著,文教如欲骞。其中有声病,于我如𦧝𦧴。是敢驱颓波,归之于大川。其文如可用,不敢佞与便。明水在稾秸,太羹临豆笾。将来示时人,䝟貐垂馋涎。亦或尚华缛,亦曾为便嬛。亦能制灏灏,亦解攻翩翩。唯思逢阵敌,与彼争后先。”:从那以来过了五年,我参加考试技艺被称赞精通。韩愈倡导的道还未广泛流传,文教似乎要腾飞。其中关于声律的弊病,对我来说就像一种困扰。所以我敢于驱退颓败的文风,让它归入大河的正道。我的文章如果可以用,不敢谄媚和取巧。就像明水放在稾秸上,太羹摆在豆笾里。将来拿给世人看,让贪婪的人垂涎。我有时崇尚华丽的文风,也曾经写得轻快灵动。既能写出宏大的作品,也能创作优美的篇章。只想着遇到对手,和他们一争高下。 5. **与陆龟蒙相遇相知** - “避兵入句吴,穷悴祗自跧。平原陆夫子,投刺来翩跹。开卷读数行,为之加敬虔。忽穷一两首,反顾唯曲拳。始来遗巾帼,乃敢排戈鋋。或为拔帜走,或遭劘垒还。不能收乱辙,岂暇重为篿。虽然未三北,亦可输千鐉。”:为躲避战乱进入句吴,穷困憔悴只能独自蜷缩。平原的陆龟蒙先生,带着名帖翩翩而来。打开他的诗卷读了几行,我对他更加敬重。忽然读完一两首,回头想想自己只能羞愧地蜷缩身体。一开始他送我巾帼,后来我才敢拿起武器应战。有时像拔旗而逃,有时像攻城受挫而回。不能收拾混乱的局面,哪有时间重新谋划。虽然没有多次战败,但也可以说是输了很多。 - “向来说文字,尔汝名可联。圣人病殁世,不患穷而蹎。我未九品位,君无一囊钱。相逢得何事,两笼酬戏牋。无颜解媮合,底事居冗员。方知万锺禄,不博五湖船。夷[险]但明月,死生应白莲。吟余凭几饮,钓罢偎蓑眠。终抛岘山业,相共此留连。”:以前谈论文章,我们的名字可以相提并论。圣人担忧死后名声不被流传,而不担心穷困潦倒。我没有做到高官,你也没有一文钱。相逢后做了什么呢,就是用诗笺互相酬唱。我没有颜面去迎合世俗,为什么要做个多余的官员。这时才知道万钟的俸禄,比不上五湖的小船。无论艰险还是平安,只有明月相伴,生死都与白莲相依。吟诗后凭几饮酒,钓鱼后披着蓑衣睡觉。最终要抛弃岘山的产业,和你一起在这里留连。
关于作者
唐代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