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诗 三宿神景宫

古观岑且寂,幽人情自怡。 一来包天下,三宿湖之湄。 况此深夏夕,不逢清月姿。 玉泉浣衣后,金殿添香时。 客省高且敞,客床蟠复奇。 石枕冷入脑,笋席寒侵肌。 气清寐不著,起坐临阶墀。 松阴忽微照,独见萤火芝。 素鹤警微露,白莲明暗池。 窗櫺带乳藓,壁缝含云蕤。 闻磬走魍魉,见烛奔羁雌。 沆瀣欲滴沥,芭蕉未离披。 五更山蝉响,醒发如吹篪。 杉风忽然起,飘破步虚词。 道客巾屦样,上清朝礼仪。 明发作此事,岂复甘趋驰。

译文:

古老的道观高耸又寂静,我这幽居之人心情自然愉悦。 我一来便仿佛将天下都包容其中,已经在这太湖岸边住了三晚。 何况这正值盛夏的夜晚,却没有遇见那清朗明月的身姿。 我在玉泉中洗好了衣服,又到金殿里去添香。 待客的地方又高又宽敞,客床的造型曲折又奇特。 石枕冷得直透入脑际,竹席寒得侵袭着肌肤。 空气清新,我难以入眠,起身坐到台阶之上。 松阴间忽然有微弱的光亮,原来是独自可见的萤火虫如芝草般闪烁。 洁白的仙鹤被微露惊动,白莲在明暗交织的池塘中时隐时现。 窗棂上带着乳白色的苔藓,墙壁的缝隙里含着如云般的花穗。 听到磬声,魑魅魍魉都惊走了,见到烛光,失群的雌鸟也匆忙奔逃。 夜间的水汽似乎要滴落下来,芭蕉叶还没有凋零。 五更时分,山间的蝉声响起,那声音清脆得就像有人在吹篪。 杉木林里忽然刮起了风,把那道士念的《步虚词》都吹散了。 道人们头巾和鞋子的样式,还有他们上朝拜谒的礼仪。 明天一早我也要效仿这些,哪里还会再甘心为世俗之事奔波忙碌呢。
关于作者
唐代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