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 鹿亭

鹿群多此住,因构白云楣。 待侣傍花久,引麛穿竹迟。 经时掊玉涧,尽日嗅金芝。 为在石窗下,成仙自不知。

译文:

在这四明山的鹿亭一带,有很多鹿群在这里栖息居住,人们便依着白云缭绕之处建造了亭台。 鹿儿们等待同伴的时候,会久久地停留在花丛旁边;它们带着小鹿穿过竹林时,步伐总是慢悠悠的。 这些鹿常常在清澈如玉的山涧旁停留很久,仿佛在翻找着什么;一整天都在嗅闻那珍贵如金的灵芝。 它们生活在这石窗之下的美好环境中,不知不觉间,仿佛自身都沾染了灵气,或许已经有了成仙的机缘,而它们自己却还浑然不知呢。
关于作者
唐代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