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少卿游茅山

名卿风度足杓斜,一舸闲寻二许家。 天影晓通金井水,山灵深护玉门沙。 空坛礼后销香母,阴洞缘时触乳花。 尽待于公作廷尉,不须从此便餐霞。

译文:

董少卿您这位有名望的卿大夫,风度翩翩,潇洒自在。您独自驾着一艘小船,悠闲地去寻访茅山的二许(许谧、许翙,东晋著名道教学者)的遗迹。 清晨,天色微亮,天空的倒影与茅山金井的水相互交融,清澈的井水似乎连通了天际。山中的神灵深深守护着那玉门附近的细沙,仿佛在守护着这片神秘之地的秘密。 您在那空荡荡的祭坛前完成祭祀仪式后,香炉里的香料慢慢燃尽。当您沿着阴暗的山洞前行时,还不时触碰那些石钟乳,它们就像洁白的花朵垂挂在洞壁上。 您就等着像于公(西汉名吏,执法公正)那样成为公正的廷尉,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吧,可不用从此就在这茅山隐居,像那些道士一样餐霞饮露、寻求仙法啦。
关于作者
唐代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