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整冠坐,朗咏三百言。 备识天地意,献词犯乾坤。 何事不隐德,降灵生轩辕。 口衔造化斧,凿破机关门。 五贼忽迸逸,万物争崩奔。 虚施神仙要,莫救华池源。 但学战胜术,相高甲兵屯。 龙蛇竞起陆,鬬血浮中原。 成汤与周武,反复更为尊。 下及秦汉得,黩弄兵亦烦。 奸强自林据,仁弱无枝蹲。 狂喉恣吞噬,逆翼争飞翻。 家家伺天发,不肯匡淫昏。 生民坠涂炭,比屋为冤魂。 祗为读此书,大朴难久存。 微臣与轩辕,亦是万世孙。 未能穷意义,岂敢求瑕痕。 曾亦爱两句,可与贤达论。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方寸了十字,万化皆胚𣍯。 身外更何事,眼前徒自喧。 黄河但东注,不见归昆仑。 昼短苦夜永,劝君倾一尊。
读阴符经寄鹿门子
译文:
清晨时分,我端正地戴好帽子坐下,大声诵读着《阴符经》这三百字的经文。我努力去领悟经文中蕴含的天地深意,甚至在献词时都仿佛冒犯了乾坤的威严。
我不禁思索,为何上天不隐藏这种智慧的品德,而降下神灵般的灵感让轩辕黄帝写出这部经书呢?黄帝口中仿佛衔着能造化万物的神斧,凿开了天地运转、事物变化的机关之门。于是,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之贼(指五行相互克制的力量)突然奔逸而出,世间万物也都陷入了混乱,好似在争相崩塌奔逃。
人们白白地施用了神仙的秘诀,却无法挽救生命本源的枯竭。大家都只热衷于学习战胜敌人的战术,彼此攀比着屯聚甲兵。龙蛇般的豪杰纷纷崛起于陆地,中原大地鲜血横流。成汤和周武王,相互更迭,先后成为受人尊崇的帝王。再到秦汉时期,滥用武力的情况也十分频繁。奸诈强横的人如林木般占据一方,仁爱软弱的人却连个栖息的枝头都没有。那些狂妄之徒肆意吞噬弱小,叛逆之辈竞相飞扬跋扈。家家户户都在等待时机,却没有人愿意去匡正那昏庸无道的君主。百姓们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一家挨着一家的人都成了冤魂。
只因为人们读了这部《阴符经》,原本的淳朴自然之态便难以长久保存了。我作为臣子,和轩辕黄帝一样,也是万世的子孙。我还没能彻底参透经文中的意义,又怎敢去挑剔它的瑕疵呢?不过,我曾经很喜欢其中的两句话,还可以和贤达之士一起探讨。那就是“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仅仅在心中领悟了这十个字,便觉得世间万物的变化都有了最初的根源。
除了内心对这经文的感悟,身外的一切又算得了什么呢?眼前的纷纷扰扰不过是徒然喧闹罢了。黄河水只会一直向东流淌,再也看不到它流回昆仑的源头。白天如此短暂,夜晚却漫长难熬,我劝你还是举杯畅饮吧。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