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江西处士陈陶

寿尽天年命不通,钓溪吟月便成翁。 虽云挂剑来坟上,亦恐藏书在壁中。 巢父精灵归大夜,客儿才调振遗风。 南华至理须齐物,生死即应无异同。

译文:

陈处士一生寿数已尽,可命运却坎坷不通达,他常年在溪边垂钓,在月下吟诗,不知不觉就成了一位老者。 虽然我如今带着敬意像季札挂剑那样来到他的坟前凭吊,但也不禁猜想,他或许有不少珍贵的藏书还藏在墙壁之中。 他就像巢父一样超凡脱俗的精灵,如今已回归到那永恒的黑夜(指去世);又有着谢灵运那样的才情格调,他的遗风依旧能振奋人心。 《南华经》(《庄子》)里的至理名言告诉我们要做到万物齐一,既然如此,生死本就不应该有什么差异不同,我们也不必过于悲伤。
关于作者
唐代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