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日本

四极虽云共二仪,晦明前后即难知。 西方尚在星辰下,东域已过寅卯时。 大海浪中分国界,扶桑树底是天涯。 满帆若有归风便,到岸犹须隔岁期。

译文:

虽然说整个世界都处于天地之间,可各个地方的昼夜明暗情况却很难确切知晓。 当西方还笼罩在星辰之下,处于黑夜之时,东方的日本那边可能已经过了寅时和卯时,迎来了新一天的曙光。 那辽阔的大海波涛汹涌,海浪似乎成了划分不同国界的标志。而传说中扶桑神树生长的地方,也就是日本所在之处,仿佛已经到了天地的尽头。 要是僧人返程时能遇上顺风,船帆满满地鼓起来,一路顺利航行,但即便如此,从这里出发回到日本,恐怕也得隔上一年的时间才能到达彼岸。
关于作者
唐代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