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侍御上虞别业

满目亭台嘉木繁,燕蝉吟语不为喧。 昼潮势急吞诸岛,暑雨声回露半村。 真为援毫方掩卷,常因按曲便开尊。 若将明月为俦侣,应把清风遗子孙。 绣羽惊弓离果上,红鳞见饵出蒲根。 寻君未要先敲竹,且棹渔舟入大门。

译文:

走进李侍御位于上虞的别业,满眼都是亭台楼阁,周围生长着繁茂美好的树木。燕子的呢喃和蝉儿的鸣唱交织在一起,却并不让人觉得喧闹,反而有一种别样的宁静之美。 白天的时候,潮水气势汹涌,奔腾而来,那巨大的力量仿佛要将周围的诸多岛屿都吞噬掉。夏日里,骤雨落下,雨声回荡在天地间,雨停之后,隐隐约约能看到半个村落被露水笼罩着。 李侍御在这里生活十分惬意,他常常是刚刚放下手中正在阅读的书卷,就拿起毛笔开始挥毫泼墨;有时候一听到美妙的乐曲,便会立刻打开酒樽,悠然地品尝美酒。 他心性高洁,如果要为他找个相伴的伙伴,那明月再合适不过了;他的这份潇洒自在、超凡脱俗的品格,就如同清风一般,完全可以传承给子孙后代。 别业里还有很多生动的景象,彩色羽毛的鸟儿受到了惊弓的惊吓,扑腾着从果树上飞离;红色鳞片的鱼儿见到鱼饵,便从蒲草根部游了出来。 我要是来找李侍御,都不用先去敲竹子发出声响通报,直接划着渔舟从大门进入就好啦。
关于作者
唐代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