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送卢端公归台

凤鸾势逸九霄宽,北去南来任羽翰。 朱绂两参王俭府,绣衣三领杜林官。 道从上国曾匡济,才向牢盆始重难。 应笑张纲谩生事,埋轮不得在长安。

译文:

这首诗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你如同那翱翔在九霄云外的凤凰与鸾鸟,身姿飘逸自在,广阔的天空任你向北向南自由地挥动羽翼。 你曾两次参与像王俭那样显贵之人的幕府,还三次担任如杜林所任的重要官职。 你在上京为官时,凭借自己的才学和谋略匡时济世;在掌管盐铁专卖等经济事务时,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应对艰难之事游刃有余。 你应该会嘲笑那东汉的张纲,空有一番作为却不得施展,白白地把车轮埋在洛阳都亭,未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抱负。
关于作者
唐代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