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侍郎

衰羸岂合话荆州,争奈思多不自由。 无路重趋桓典马,有诗曾上仲宣楼。 尘销别迹堪垂泪,树拂他门嬾举头。 一种人间太平日,独教零落忆沧州。

译文:

我这衰老瘦弱的样子,哪里还配谈论荆州的过往呢?怎奈我思绪纷繁,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回想。 我已经没有机会再追随像桓典那样的贤良官员,往昔我也曾像王粲登上仲宣楼一样,留下过一些诗篇。 过往分别时留下的痕迹,如今尘埃已将其掩盖,看到这些我忍不住潸然泪下;路过别人家的门前,那些树木的枝叶仿佛都在轻轻拂动,可我却懒得抬头去看。 同样是这人间太平的日子,为何偏偏让我这般潦倒失意,只能在这时候怀念起那宁静的江湖生活啊。
关于作者
唐代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