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处默师

甘露卷帘看雨脚,樟亭倚柱望潮头。 十年顾我醉中过,两地与师方外游。 久隔兵戈常寄梦,近无书信更堪忧。 香炉烟霭虎溪月,终棹铁船寻惠休。

译文:

在甘露寺,我卷起帘子,静静地看着那如注的雨丝从天空飘落;在樟亭,我倚靠在柱子旁,凝望着江面上汹涌澎湃的潮头。 不知不觉间,十年时光匆匆而过,我在醉意朦胧中浑浑噩噩地度过了这些岁月。我和您分别身处两地,却都有着超凡脱俗、远离尘世的悠游经历。 长久以来,因为战乱阻隔,我们只能在梦中相见,这种相思之苦只能在梦境里短暂消解。而最近连书信都没有了,这更让我忧心不已,不知您现在究竟状况如何。 香炉峰上烟雾缭绕,虎溪畔月色如水,这般美好的景致,让我下定决心,终有一日要划着小船,像当年寻访高僧惠休一样去寻访您。
关于作者
唐代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