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罗隐 登宛陵条风楼寄窦常侍 登宛陵条风楼寄窦常侍 4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罗隐 乱罹时节懒登临,试借条风半日吟。 只有远山含煖律,不知高阁动归心。 溪喧晚棹千声浪,云护寒郊数丈阴。 自笑疎慵似麇鹿,也教台上费黄金。 译文: 在这战乱纷扰的时节,我本是懒得去登高望远的,不过还是借着条风楼的契机,来此吟咏一番,消磨这半日时光。 放眼望去,只有远处的山峦似乎蕴含着温暖的气息,可它却不知道,我站在这高高的楼阁上,心中早已涌起了归家的情思。 傍晚时分,溪水中喧闹着,那是划船的桨声搅起了千万重波浪;寒冷的郊野上,云朵层层叠叠,好似筑起了数丈长的阴影,将大地庇护起来。 我不禁自我嘲笑,自己懒散疏放,就像那山林间的麋鹿一般,却也让窦常侍您在这楼阁上为我花费心思、付出关怀。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