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

细蕚慢逐风,暖香闲破鼻。 青帝固有心,时时漏天意。 去年高枝犹堕地,今年低枝已顦顇。 吾所以见造化之权,变通之理。 春夏作头,秋冬为尾。 循环反复无终已,人生长短同一轨。 若使威可以制,力可以止。 则秦皇不肯敛手下沙丘,孟贲不合低头入蒿里。 伊人强猛犹如此,顾我劳生何足恃。 但顾我开素袍,倾绿蚁。 陶陶兀兀大醉于清宵白昼间,任他上是天,下是地。

译文:

细细的花朵慢悠悠地追逐着风,那温暖馥郁的香气悠悠地钻进鼻子。春神本就有心,时不时就会泄露一些天意。 去年那些长在高枝上的花尚且还是掉落于地,今年低枝上的花已经显得憔悴不堪。我由此见识到了大自然的权柄、事物变化的道理。 春天和夏天是开端,秋天和冬天是结尾。就这样循环反复,没有尽头,人的寿命无论长短,其实都是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要是威力可以制服自然,力量能够阻止变化。那么秦始皇就不会乖乖地死在沙丘,勇士孟贲也不会默默低头走向黄泉。 像他们那样强大勇猛的人尚且如此,想想我这劳碌的一生又有什么可依仗的呢? 我只希望能披上朴素的长袍,倒上一杯美酒。昏昏沉沉、快快乐乐地在这清宵白昼间大醉一场,任它头顶是天,脚下是地,都与我无关。
关于作者
唐代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