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贻

饮筵博席与心违,野眺春吟更是谁。 琴有涧风声转澹,诗无僧字格还卑。 恨抛水国荷蓑雨,贫过长安樱笋时。 头角俊髦应指笑,权门踪迹独差池。

译文:

参加那些饮酒作乐、博戏的筵席,这和我内心的追求完全违背。在野外眺望春光、吟诗抒怀,这样的雅事又有谁和我一起呢? 我抚琴,琴音仿佛山间涧水的风声,流转出一种淡泊悠远的意境。我写诗,如果诗里没有与僧人相关的意象,格调就好像显得不够高雅。 我心中遗憾离开了那水乡泽国,错过了披着蓑衣在雨中的惬意时光。如今在长安,生活贫困,连樱花、春笋上市的美好时节也只能在困窘中度过。 那些才华出众、年少有为的人应该会指着我笑话吧,毕竟只有我在权贵之门的交际中总是显得那么不合时宜、进退两难。
关于作者
唐代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