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蓝关

关门愁立候鸡鸣,搜景驰魂入杳冥。 云外日随千里雁,山根霜共一潭星。 路盘暂见樵人火,栈转时闻驿使铃。 自问辛勤缘底事,半年驱马傍长亭。

译文:

我满心忧愁地站在蓝关关门之外,焦急地等待着鸡鸣时分的到来。在这寂静的时刻,我全神贯注地搜寻着周围的景色,思绪也随着这夜色飘向了那深邃遥远、难以捉摸的地方。 抬眼望向天际,只见在高远的云层之外,朝阳正追随着那排成行、向远方飞去的千里大雁缓缓升起。而在山脚之下,寒霜仿佛与潭水中闪烁的星星交融在了一起。 山路曲折盘旋,偶尔能瞥见远处樵夫燃起的微弱火光,那火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温暖又孤寂。栈道迂回转折,不时传来驿使的铃铛声,清脆的铃声在山间回荡,打破了夜的宁静。 我不禁暗自问自己,如此辛勤奔波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算起来,这半年的时间里,我都一直在这漫长的旅途中,驱马奔波,不断经过那一个个供人休息的长亭。
关于作者
唐代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