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雪

一夜阴风度,平明颢气交。 未知融结判,唯见混茫包。 路莫藏行迹,林难出树梢。 气应封兽穴,险必堕禽巢。 影密灯回照,声繁竹送敲。 玩宜苏让点,飡称蜜匀抄。 结冻防鱼跃,黏沙费马跑。 炉寒资𦶟荻,屋暖赖编茅。 远不分山叠,低宜失地坳。 阑干高百尺,新霁若为抛。

译文:

在一个夜晚,带着寒意的风缓缓吹过。到了黎明时分,清新洁白的雪气在空中交融弥漫开来。 还不清楚这雪的消融和凝结的规律,只看见天地间一片混沌迷茫,仿佛都被大雪包裹其中。 道路被雪覆盖,行人的脚印根本藏不住;树林里积雪深厚,树梢都被埋住,树木很难露出它们的梢头。 这寒冷的气息想必封住了野兽的洞穴,陡峭之处的鸟巢也必定会因积雪而坠落。 雪影浓重,灯光照在上面又反射回来;雪落的声音纷繁,打在竹子上就像有人在敲击一般。 这雪玩赏起来,就好像苏让(可能是一个善于赏雪之人)所钟情的那般美妙;吃起来仿佛是用蜜均匀调和过一样甘甜。 雪结了冰,会阻止鱼儿跃出水面;雪黏在沙上,让马儿奔跑起来都很费劲。 炉火寒冷了,需要点燃荻草来取暖;屋子能保持温暖,全靠用茅草编成的屋顶。 从远处看,连绵的山峦被雪覆盖,都分辨不出层次;地势低洼的地方也被雪填平,显得很低平。 那高高的栏杆有百尺之高,雪后初晴这般美景,让人怎么舍得离开呀!
关于作者
唐代吴融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