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嵩山

三十六峰危似冠,晴楼百尺独登看。 高凌鸟外青冥窄,翠落人间白昼寒。 不觉衡阳遮雁过,如何钟阜鬬龙盘。 始知万岁声长在,只待东巡动玉鸾。

译文:

嵩山的三十六座山峰高耸险峻,就像一顶顶威严的帽子矗立在天地之间。我独自登上那百尺高的晴楼,极目眺望这壮丽的嵩山。 嵩山高耸入云,比鸟儿所能飞到的地方还要高,那高远的青冥天空在它面前都显得狭窄起来。山上翠绿的山色仿佛洒落人间,即使是在白昼,也让人感觉有丝丝寒意。 我望着嵩山,竟觉得它如此雄伟,以至于能不知不觉地遮挡住衡阳方向飞来的大雁的去路。这时候,又怎么能拿钟山那蜿蜒如龙盘的姿态来与它相比呢? 直到此时我才明白,自古以来万岁的颂声能够长久流传,大概就是因为有像嵩山这样雄伟的山岳。它仿佛一直在等待着帝王的东巡,等待着那帝王车驾上的玉鸾发出清脆的声响。
关于作者
唐代吴融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