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天台叶尊师

师住天台久,长闻过石桥。 晴峰见沧海,深洞彻丹霄。 采药霞衣湿,煎芝古鼎焦。 念予无俗骨,频与鹤书招。

译文:

老师您在天台山上已经居住很长时间了,我时常听闻您走过那座有名的石桥。 在晴朗的日子里,您站在高高的山峰上,能够望见那辽阔无边的大海;您深入幽深的山洞,仿佛这山洞一直能通达云霄。 您去山中采集草药的时候,山间的云霞水汽常常打湿您的衣裳;您用古老的鼎炉煎制灵芝,有时候专注其中,连鼎炉都被烧得焦灼。 老师您知道我没有世俗的凡庸之气,所以频繁地用书信邀请我到这清幽的天台。
关于作者
唐代王贞白

王贞白,字有道(875—958),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