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岁衔命到家至榕城册封次日闽王降旌旗于新丰市堤饯别

登庸楼上方停乐,新市堤边又举杯。 正是离情伤远别,忽闻台旨许重来。 此时暂与交亲好,今日还将简册回。 争得长房犹在世,缩教地近钓鱼台。

译文:

在登庸楼上刚刚停止了欢快的音乐,又来到新市堤边举杯饯行。 此刻正沉浸在离别的伤感之中,因为这一去路途遥远分别令人伤痛,忽然听到了朝廷的旨意允许我日后还能重来。 现在暂且和亲朋好友尽情欢聚,今日我就要带着册封的简册返程。 真希望像费长房那样能缩地的人还活在世上,把距离缩短,让我离这钓鱼台般美好的相聚之地更近一些。 注:费长房是传说中能缩地脉的人,“钓鱼台”在这里可能借指闽地如同闲适美好的相聚之所。整首诗围绕作者受命册封闽王,在离别时既有离情别绪,又因许重来而稍感安慰,最后表达了希望能缩短距离与友人常相聚的愿望。
关于作者
唐代翁承赞

翁承赞(859~932) 字文尧(一作文饶),晚年号狎鸥翁,莆阳兴福里竹啸庄(今北高镇竹庄村)人。翁氏为礼乐名家,东南茂族,其先京兆人也。曾祖何,官检校右散骑常侍;祖则,官大理司直;父巨隅,荣王府咨议参军,赠光禄少卿,累迁少府监,居兴福里,见其地“前有海水朝宗,后有竹林环荫”,遂名其乡“竹啸翁庄”。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