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公山

八面峰峦秀,孤高可偶然。 数人游顶上,沧海见东边。 不信无灵洞,相传有古仙。 橘如珠夏在,池象月垂穿。 髣髴尝闻乐,岧嶤半插天。 山寒彻三伏,松偃出千年。 樵牧时迷所,仓箱岁叠川。 严祠风雨管,怪木薜萝缠。 青草方中药,苍苔石里钱。 琼津流乳窦,春色驻芝田。 乌兔中时近,龙蛇蛰处膻。 嘉名光列土,秀气产群贤。 瀑锁瑶台路,溪升钓浦船。 鼇头擎恐没,地轴压应旋。 蠲疾寒甘露,藏珍起瑞烟。 画工飞梦寐,诗客寄林泉。 掘地多云母,缘霜欠木绵。 井通䲡吐脉,僧隔虎栖禅。 危磴千寻拔,奇花四季鲜。 鹤归悬圃少,凤下碧梧偏。 桃易炎凉熟,茶推醉醒煎。 邨家蒙枣栗,俗骨爽猨蝉。 谷语升乔鸟,陂开共蔕莲。 落枫丹叶舞,新蕨紫芽拳。 翠竹雕羌笛,悬藤煮蜀牋。 白云长掩映,流水别潺湲。 作赋前儒阙,冲虚南国先。 省郎求牧看,野老葺斋眠。 寺立兴衰创,碑须一二镌。 清吟思却隐,簪绂奈萦牵。

译文:

壶公山啊,它四面八方向着的峰峦都秀丽无比,如此孤绝高峻的姿态,不知是偶然造就的吗? 有几个人登上了山顶,站在那里,能望见东边那浩渺无际的大海。 人们都不相信这山上会没有灵异的山洞,相传这里曾经住着古代的仙人。 夏季里,那橘子像珍珠一样挂满枝头;山中的水池,犹如明月垂落,贯穿其中。 仿佛时不时能听到仙乐的声音,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有一半都仿佛插入了天际。 即便在三伏天,山上依然寒意彻骨,那些偃卧的松树,已经生长了千年之久。 砍柴的樵夫和放牧的人时常会在山中迷失方向,但这山却年年都物产丰富,粮食堆满了仓库,像河流一样连绵不绝。 那庄严的祠庙,掌管着山中的风雨,奇异的树木被薜荔和女萝缠绕。 山中的青草,是上好的中药材;石头上的苍苔,好似一枚枚钱币。 琼浆般的泉水从石窦中流淌而出,那芝草生长的地方,仿佛永远是春天。 太阳和月亮运行到中天的时候,离这山似乎特别近;龙蛇蛰伏的地方,散发着阵阵腥膻之气。 壶公山的美名在各地传扬,它的灵秀之气孕育出了众多贤才。 瀑布如锁,仿佛阻断了通往瑶台的道路;溪水上涨,能托起那钓鱼的小船。 山峰像鳌头一样,仿佛担心会沉入海中;它仿佛压着地轴,让大地都有旋转之感。 山上的寒露能祛除疾病,山中藏着珍宝,时常升起祥瑞的烟雾。 这美景让画工们在睡梦中都想着描绘,诗人们则把自己的情思寄托在这山林泉石之间。 在山中掘地,常常能挖到云母;因为山上有霜,所以缺少木棉。 井与有鱼的水脉相通,僧人隔着老虎栖息的地方打坐参禅。 那陡峭的石磴高耸千寻,奇异的花朵四季都鲜艳夺目。 仙鹤很少飞回这高耸的仙山,凤凰也很少降临在这碧绿的梧桐树上。 桃子不管炎凉,很容易就成熟了;茶经过煎煮,最适合在醉酒或清醒时饮用。 山村里的人家收获着枣子和栗子,这山让普通人的身心都像猿猴、蝉儿一样清爽自在。 山谷中传来鸟儿欢快的叫声,山坡上盛开着并蒂的莲花。 飘落的枫叶像红色的叶子在翩翩起舞,新生的蕨菜像紫色的芽儿蜷缩着。 翠绿的竹子可以雕刻成羌笛,悬挂的藤蔓能煮成蜀笺。 白云常常笼罩着山峦,流水潺潺,别有一番韵味。 前代的儒者在作赋时没有好好描绘它,它的空灵之美在南方首屈一指。 省郎前来这里任职查看,山野老人修葺好斋房在这里安睡。 山上的寺庙经历了兴衰和创建,应该镌刻一两块石碑来记载。 我在这清幽的山林中吟诗,不禁又动了归隐的念头,可无奈仕途的羁绊让我难以脱身。
关于作者
唐代黄滔

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