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女行

春女颜如玉,怨歌阳春曲。 巫山春树红,沅湘春草绿。 自怜妖艳姿,妆成独见时。 愁心伴杨柳,春尽乱如丝。 目极千余里,悠悠春江水。 频想玉关人,愁卧金闺里。 尚言春花落,不知秋风起。 娇爱犹未终,悲凉从此始。 忆昔楚王宫,玉楼粧粉红。 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 容华委西山,光阴不可还。 桑林变东海,富贵今何在? 寄言桃李容,胡为闺合重。 但看楚王墓,唯有数株松。

译文:

春日里的少女容颜如美玉般姣好,她哀怨地唱起了阳春之曲。 巫山上的春树一片嫣红,沅水和湘水畔的春草翠绿欲滴。 少女怜惜自己那艳丽妖娆的姿态,精心妆扮好后却只能独自欣赏。 她的愁绪如同杨柳,在春尽之时乱如丝缕。 她极目远眺千余里,只见悠悠的春江水缓缓流淌。 她频频想念着远在玉门关外的人,忧愁地卧在华丽的闺房之中。 她还只念叨着春天的花朵会凋零,却不知秋风已经悄然兴起。 少女的娇美爱恋还未结束,悲凉的日子却从此开始了。 回忆往昔在楚王的宫殿里,女子们在玉楼中梳妆,脸上施着粉红的胭脂。 她们纤细的腰肢在明月下舞动,长长的衣袖在春风中飘扬。 可如今,那美丽的容颜已消逝在西山,光阴一去不复返。 曾经的桑林变成了茫茫东海,昔日的富贵如今又在哪里呢? 我要告诉那些有着桃李般容颜的少女们,为何要深锁在闺房之中呢? 只要看看楚王的坟墓,那里也只有几株松树罢了。
关于作者
唐代刘希夷

刘希夷 (约651-?) 唐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上元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吟》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