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 十九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译文:

圣明的君主不会只顾自己的利益,他们所忧心的是救济天下的百姓。那象征帝王尊贵的黄屋,本就不是尧帝所追求的,像纣王那样奢华的瑶台,又有什么值得去谈论的呢? 我听闻西方传来的佛法,倡导清净修行,这种教义十分醇厚。可为什么如今有人却穷尽黄金美玉,去雕刻佛像来表示尊崇呢? 建造佛寺道观,把山林里的木材都用光了,绘制精美的佛画,耗费了大量的珠翠珍宝。就算是鬼斧神工也难以完成这样的工程,更何况是依靠人力呢?这怎么能承受得了啊。 用这样奢华的方式去迷惑愚笨的人,只会徒增烦恼;自恃聪明地去做这些事,只会让真正的道更加昏暗不明。
关于作者
唐代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