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晓霁望嵩丘,白云半岩足。 氛氲涵翠微,宛如嬴台曲。 故人昔所尚,幽琴歌断续。 变化竟无常,人琴遂两亡。 白云失处所,梦想暧容光。 畴昔疑缘业,儒道两相妨。 前期许幽报,迨此尚茫茫。 晤言既已失,感叹情何一。 始忆携手期,云台与峨眉。 达兼济天下,穷独善其时。 诸君推管乐,之子慕巢夷。 奈何苍生望,卒为黄绶欺。 铭鼎功未立,山林事亦微。 抚孤一流恸,怀旧日暌违。 卢子尚高节,终南卧松雪。 宋侯逢圣君,骖驭游青云。 而我独蹭蹬,语默道犹屯。 征戍在辽阳,蹉跎草再黄。 丹丘恨不及,白露已苍苍。 远闻山阳赋,感涕下沾裳。

译文:

清晨雨过天晴,我眺望嵩丘,只见白云缭绕在半山腰。 那氤氲的雾气包裹着青葱的山色,就好像是嬴台仙曲般美妙。 过去,我的老友赵六所崇尚的,是时而断断续续弹奏着的幽琴之音。 世事变化无常,人已逝去,琴也不再有音,人琴两亡。 白云仿佛也失去了栖息的地方,我在梦里依稀见到老友的面容。 往昔我曾疑惑,觉得儒道两家的理念相互妨碍。 之前我们曾约定好要相互有清幽的回报,可到如今一切都还是迷茫不清。 如今与老友当面交谈的机会已失去,心中的感叹之情难以言表。 我开始回忆起我们携手同游的约定,要一起去云台和峨眉。 得志时要兼济天下,不得志时就独善其身。 诸位朋友推崇管仲、乐毅那样的济世之才,而赵六却仰慕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 无奈天下苍生对他寄予厚望,最终却被他身为小官的短暂一生所辜负。 他没能立下铭刻于鼎的功勋,隐居山林的事也没怎么实现。 我抚摸着他的遗孤忍不住痛哭一场,怀念旧日与他分别后的时光。 卢子崇尚高尚的气节,在终南山的松雪间隐居。 宋侯遇到圣明的君主,如驾车遨游青云般仕途顺遂。 而我却独自困顿失意,不论说话还是沉默,人生道路都很艰难。 我在辽阳征战戍守,时光蹉跎,野草都黄了两次。 遗憾自己没能去成丹丘仙境,如今白露已经浓重一片。 远方传来如《山阳赋》般悼念友人的篇章,我感动得涕泪沾湿了衣裳。
关于作者
唐代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