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命题瓦砚

尚书命题瓦砚

唐代•徐夤 远向端溪得,皆因郢匠成。凿山青霭断,琢石紫花轻。 散墨松香起,濡毫藻句清。入台知价重,著匣恐尘生。 守黑还全器,临池早著名。春闱携就处,军幕载将行。 不独雄文阵,兼能助笔耕。莫嫌涓滴润,深染古今情。 洗处无瑕玷,添时识满盈。兰亭如见用,敲戛有金声。

译文:

这方瓦砚是从遥远的端溪获取的,都是依靠技艺高超的工匠制作而成。工匠开凿山峦,使得青色的云雾被阻断,精心雕琢石头,石头上的紫色花纹若有若无。 当在这瓦砚上研磨墨汁时,仿佛能闻到松香的气息;蘸上墨水书写,笔下便能流出清新美妙的词句。它进入御史台,就知道它价值不菲,把它放在匣子中,还生怕落上灰尘。 它坚守着黑色的质朴外观,从而得以保全自身的功用,早在文人墨客挥毫书写的时候就已声名远扬。在春季的科举考试中,学子会带着它前往考场;在军队的幕府里,也会有人把它携带同行。 它不仅仅能在文章的战场上尽显雄姿,还能助力文人的写作。不要嫌弃它只能提供涓滴般的墨汁润泽纸张,它却能深深浸染古今文人的情怀。 清洗它的时候,看不到一丝瑕疵;添加墨水时,能让人清晰地识别出是否已经盈满。如果它能在兰亭雅集那样的盛会上被使用,书写时发出的声响如同敲击金属般清脆悦耳。
关于作者
唐代徐夤

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