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无人行

十万羽林儿,临洮破郅支。 杀添胡地骨,降足汉营旗。 塞阔牛羊散,兵休帐幕移。 空流陇头水,呜咽向人悲。

译文:

朝廷的十万羽林军健儿们,在临洮这个地方大破了郅支单于的军队。 战场上胡人被杀,尸骸不断增加,堆积在胡地;而投降的胡人众多,他们的旗帜多得足以让汉军的营帐都显得满满当当。 广阔的边塞上,牛羊自由自在地四处散开觅食。战争结束,士兵们得以休养生息,营帐也开始迁移到新的地方。 只有那陇头的流水空自流淌着,发出呜咽的声响,仿佛在对着人倾诉着悲伤。
关于作者
唐代陈陶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