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昌望月

何处无今夕,岂期在海头。 贾客不爱月,婵娟闲沧洲。 浩然伤岁华,独望湖边楼。 烟岛青历历,蓝田白悠悠。 谁无破镜期,繄我信虚舟。 谁无桂枝念,繄我方摧辀。 始见弯环春,又逢团圆秋。 莫厌绫扇夕,百年多银钩。 今盘谁雕镌,玉窟难冥搜。 重轮运时节,三五不自由。 疑抛云上锅,欲搂天边毬。 孀居应寒冷,捣药青冥愁。 兔子树下蹲,虾𢋙池中游。 如何名金波,不共水东流。 天花辟膻腥,野云无边陬。 蚌蛤乘大运,含珠相对醻。 夜鹊思南乡,露华清东瓯。 百宝安可覰,老龙锁深湫。 究究如情人,盗者即仇雠。 海涯上皎洁,九门更清幽。 亭亭劝金尊,夜久喘吴牛。 夷俗皆轻掷,北山思今游。 鴈声故乡来,客泪堕南洲。 平生烟霞志,读书觅封侯。 四海尚白身,岂无故乡羞。 𡒄坎何足叹,壮如水中虬。 猎猎谷底兰,摇摇波上鸥。 中途丧资斧,两地生繁忧。 一杯太阴君,鹪鹩岂无求。 明日将片叶,三山东南浮。

译文:

## 《海昌望月》译文 这世间哪个地方没有这样的夜晚呢?谁能料到我会在这海角天涯。 那些商人可没心思欣赏这明月,美丽的月色就这么空空地洒落在这苍茫的海洲。 我心怀感慨,感伤这岁月的流逝,独自站在湖边的楼上凝望。 烟雾笼罩的岛屿,一片青葱清晰可见;远处的山峦,银白一片悠悠然。 谁没有与亲人离散又团圆的期盼呢?可我却像那失去掌控的空船,随波逐流。 谁心中没有求取功名的念头呢?可我就像那折断了船桨的孤舟,难以前行。 才看见春天那弯弯的新月,转眼间又迎来了这团圆的中秋。 不要厌烦这绫扇轻摇的夜晚,人生百年,能见到月亮圆满的时刻也并不多。 如今这如盘的明月,不知是何人雕琢而成,那月中的仙境,也难以探寻清楚。 月亮的盈亏随着时节运转,何时圆缺自己也不能自主。 这月亮就好像是从云端抛下的铁锅,又像是想伸手就能搂住的天边圆球。 那月宫里独居的嫦娥想必十分寒冷,在清冷的天空中捣药也满是哀愁。 玉兔蹲在树下,蟾蜍在池中浮游。 为什么这明亮的月光被称作金波,却不能像江水一样向东流去呢? 天空中的花朵驱走了世间的膻腥之气,野外的云朵飘向那无尽的边际。 蚌蛤趁着好时机孕育珍珠,它们仿佛在相对饮酒。 夜晚的喜鹊思念着南方的故乡,清冷的露水洒落在东瓯大地。 那无数的珍宝难以得见,老龙被锁在深深的水潭之中。 这明月就像那深情的情人,而心怀不轨想要盗取它的人就是仇敌。 海边的月色皎洁明亮,京城的门户更显清幽寂静。 明月亭亭玉立,像是在劝我举起酒杯,夜深了,我就像那怕热的吴牛,喘着粗气。 当地的习俗都不把这明月当回事,我却在此时思念起北山的旧游。 大雁的叫声从故乡传来,我这个游子的泪水不禁滴落在南方的洲头。 我这一生有着归隐山林的志向,也想着通过读书求取功名,封侯拜相。 可如今四海飘零却还是一介白丁,怎能不心生故乡之羞呢? 人生的坎坷又何足叹息,我壮志未酬,就像水中的虬龙。 谷底的兰花在风中猎猎作响,波上的海鸥在风中摇摇欲飞。 半路上我失去了生活的资本,两地的亲人和自己都生出无尽的忧愁。 敬这明月一杯酒,我就像那小小的鹪鹩,又怎会没有自己的需求呢? 明天我将驾着一片小舟,向东南方的仙山漂去。
关于作者
唐代陈陶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