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兰

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 春风长养深,枝叶趁人长。 智水润其根,仁锄护其芳。 蒿藜不生地,恶鸟弓已藏。 椒桂夹四隅,茅茨居中央。 左邻桃花坞,右接莲子塘。 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 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 幽人饥如何,采兰充糇粮。 幽人渴如何,酝兰为酒浆。 地无青苗租,白日如散王。 不尝仙人药,端坐红霞房。 日夕望美人,佩花正煌煌。 美人久不来,佩花徒生光。 刈获及葳蕤,无令见雪霜。 清芬信神鬼,一叶岂可忘。 举头愧青天,鼓腹咏时康。 下有贤公卿,上有圣明王。 无阶荅风雨,愿献兰一筐。

译文:

在幽静的山谷底部种下兰花,那浓郁的香气能飘散到很远的地方。 春风轻柔地吹拂,长久地滋养着兰花,它的枝叶随着人们的期望不断生长。 用智慧化作的清水去浇灌它的根须,以仁爱为锄去呵护它的芬芳。 让杂草无法在它周围生长,那些有害的鸟儿也已被弓箭吓退藏了起来。 在园子的四角种上椒树和桂树,中间盖一座简陋的茅屋居住。 左边毗邻着桃花盛开的山坞,右边连接着莲子飘香的池塘。 兰花的香气,一个月就能薰染到人的手足;两个月便能薰透衣裳; 三个月能薰入人的肌骨;四个月则能薰润到人的心肠。 隐居的人饥饿了怎么办?采摘兰花当作干粮来充饥。 隐居的人口渴了怎么办?酿造兰花制成酒浆来解渴。 这里不用缴纳青苗税,日子过得就像神仙一样自在。 不用去品尝那传说中的仙人之药,只需静静地端坐在如红霞般绚丽的兰房之中。 从早到晚盼望着心中的美人到来,她佩戴着兰花,光彩照人。 可美人久久没有现身,那兰花徒然散发着光芒。 趁着兰花枝叶繁茂的时候赶紧收割,不要让它遭受雪霜的侵害。 兰花那清新的芬芳能感动神鬼,哪怕只是一片叶子也让人难以忘怀。 抬头仰望青天,心中满是愧疚,拍着肚子歌颂着当下的太平盛世。 下面有贤明的公卿大臣,上面有圣明的君主帝王。 可惜自己没有途径报答这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只愿献上满满一筐兰花聊表心意。
关于作者
唐代陈陶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