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岛径夷山舍

百里遵鸟径,蓬征信邅回。 暝依渔樵宿,似过黄金台。 缺啮心未理,寥寥夜猨哀。 山深石床冷,海近腥气来。 主人意不浅,屡献流霞杯。 对月抚长剑,愁襟纷莫开。 九衢平如水,胡为涉崔崽。 一饭未遑饱,鹏图信悠哉。 山涛谑细君,吾岂厌蓬莱。 明发又驱马,客思一裴回。

译文:

我沿着飞鸟才能飞过的小径前行了百里,一路上蓬头垢面,旅途曲折艰难。 天色渐暗,我便在渔人和樵夫家中借宿,这感觉就好像路过了那曾招揽贤才的黄金台。 心中的烦闷和缺失如同被啃咬过一般,乱糟糟地难以梳理,寂静的夜里猿猴的哀鸣声阵阵传来。 深山之中,石床冰冷,又因为靠近大海,有腥气不断飘来。 主人家很是热情,多次为我斟上美酒。 我对着明月轻抚长剑,满心的愁绪却怎么也无法消散。 繁华都市的大路平坦得如同水面,可我为什么要来到这崎岖的山间呢? 一顿饭都没能吃饱,那远大的抱负看来是如此遥远。 就像山涛调侃他的妻子一样,我又怎么会厌恶这看似如蓬莱仙境般的地方呢。 明天一早我又要驱马赶路,离乡的愁思让我徘徊难定。
关于作者
唐代陈陶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