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石门戍怀古

汉家征百越,落地丧貔貅。 大野朱旗没,长江赤血流。 鬼神寻覆族,宫庙变荒丘。 唯有朝台月,千年照戍楼。

译文:

当年汉朝征伐百越地区,出征的勇士们战死疆场。广阔的原野上,代表汉军的红色旗帜倒下,长江里流淌着战士们的鲜血,一片血红。 战争过后,就像有鬼神在寻找那些覆灭的家族,曾经辉煌的宫殿和庙宇如今都变成了荒芜的山丘。 只有那曾经照过南越王赵佗朝汉台的明月,历经千年,依旧洒在这石门戍的城楼上。
关于作者
唐代陈陶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