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陈陶 题豫章西山香城寺 题豫章西山香城寺 3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陈陶 十地严宫礼竺皇,栴檀楼阁半天香。 祇园树老梵声小,雪岭花香灯影长。 霄汉落泉供月界,蓬壶灵鸟侍云房。 何年七七金人降,金锡珠坛满上方。 译文: 在这庄严宏伟、象征着佛教十方世界的香城寺里,人们虔诚地礼拜着佛祖。那用栴檀木建造的楼阁,香气弥漫,仿佛飘到了半空中。 寺庙里祇园的树木历经岁月,已经十分古老。僧人们诵经的梵音在这古老的氛围中显得愈发轻微。远处雪岭上的花香悠悠飘来,与寺庙里摇曳的灯影相互交织,显得格外悠长。 从高远的云霄中落下的泉水,仿佛是专门供给这如同月宫般清幽的佛界。而那如同蓬莱仙山灵鸟般的神异鸟儿,静静地侍奉在那云雾缭绕的僧房旁。 不知道哪一年,传说中神通广大的七七之数的金人会降临到这里,到那时,寺庙的上方将会布满金色的锡杖和珍贵的珠坛,一片祥瑞繁盛的景象。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陈陶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