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联句

万木声号呼,百川气交会。 庭飜树离合,牖变景明蔼。 潨泻殊未终,飞浮亦云泰。 牵怀到空山,属听迩惊濑。 檐垂白练直,渠涨清湘大。 甘津泽祥禾,伏润肥荒艾。 主人吟有欢,客子歌无奈。 侵阳日沈玄,剥节风搜兑。 坱圠游峡喧,飕飗卧江汰。 微飘来枕前,高洒自天外。 蛬穴何迫迮,蝉枝埽鸣哕。 楥菊茂新芳,径兰销晚馤。 地镜时昏晓,池星竞漂沛。 讙呶寻一声,灌注咽群籁。 儒宫烟火湿,市舍煎熬忲。 卧冷空避门,衣寒屡循带。 水怒已倒流,阴繁恐凝害。 忧鱼思舟檝,感禹勤畎浍。 怀襄信可畏,疏决须有赖。 筮命或冯蓍,卜晴将问蔡。 庭商忽惊舞,墉禜亦亲酹。 氛醨稍疎映,雺乱还拥荟。 阴旌时摎流,帝鼓镇訇磕。 枣圃落青玑,瓜畦烂文贝。 贫薪不烛灶,富粟空填廥。 秦俗动言利,鲁儒欲何匄。 深路倒羸骖,弱途拥行轪。 毛羽皆遭冻,离褷不能翙。 飜浪洗虚空,倾涛败藏盖。 吾人犹在陈,僮仆诚自郐。 因思征蜀士,未免湿戎斾。 安得发商飙,廓然吹宿霭。 白日悬大野,幽泥化轻壒。 战场暂一干,贼肉行可脍。 搜心思有效,抽策期称最。 岂惟虑收获,亦以救颠沛。 禽情初啸俦,础色微收霈。 庶几谐我愿,遂止无已太。

译文:

这首长诗篇幅较长,以下是较为详尽的现代汉语翻译: 万木在秋风秋雨中呼啸,仿佛在大声号叫;百川的水汽相互交融、汇集在一起。 庭院里树木在风雨中摇曳,枝叶时聚时散;窗户之外的景色也随着风雨变幻,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急流倾泻的声音还没有停止,飞扬浮动的雨雾显得很是盛大。 这秋雨牵动着我的情怀,让我思绪飘到了空寂的山间;侧耳倾听,仿佛能听到近处湍急的水流声。 屋檐下的雨水像白色的绸带直直地垂落,沟渠里的水涨得如同湘江一样浩大。 甘甜的雨水滋润着吉祥的禾苗,潜伏的湿气让荒芜之地的艾草也长得肥硕。 主人吟诗,带着欢快的情绪;客人唱歌,却满是无奈之感。 秋阳渐渐被阴云遮蔽,天色变得灰暗;秋风如刀,不断地吹刮着。 山谷中弥漫着浓厚的雾气,风雨声如同游峡中的喧闹;江面上风声飕飗,像是卧在江上的大浪在奔腾。 细微的雨滴飘到了枕头前,而高处洒落的雨水仿佛是从天外而来。 蟋蟀的洞穴变得十分狭窄,蝉在枝头的鸣叫声也被风雨扫去。 楥菊在雨中绽放出新鲜的芬芳,小径旁的兰花却消散了晚香。 地面像镜子一样,时明时暗;池塘里的星光在雨水中摇曳、飘荡。 喧闹声中偶尔能寻到一声清晰的声响,雨水灌注的声音淹没了各种自然的声响。 儒宫里的烟火被打湿,难以燃烧;市舍里弥漫着湿漉漉的气息,人们的生活仿佛也被煎熬着。 卧在寒冷的屋里,只能空对房门;衣服单薄寒冷,我不时地抚摸着衣带。 水势汹涌,已经开始倒流;阴云浓密,恐怕会凝结成灾害。 我担忧鱼儿被困,想着要有舟楫来救援;感念大禹治水时对田间沟渠的辛勤治理。 洪水泛滥确实可怕,疏导决口必须有所依靠。 或许要通过蓍草来占卜命运,用龟甲来询问天晴的消息。 庭院中的商音(秋声)忽然让人惊觉起舞,城墙上祭祀求晴的仪式,我也亲自参与洒酒祭拜。 雾气渐渐稀疏,光影得以疏映;但很快又被混乱的雾气重新笼罩聚集。 阴云像旗帜一样时而纠结流动,雷声如天帝击鼓一般震响。 枣园里的青枣像珍珠一样掉落,瓜畦里的瓜被雨水打得像破碎的文贝。 贫穷人家连烧火的柴薪都点不燃炉灶,富裕人家的粮食也只能空放在仓库里。 秦地的风俗总是只看重利益,鲁国的儒生又能祈求到什么呢? 在深深的道路上,瘦弱的马都累得倒下;在难行的路途上,车辆也被堵塞。 鸟儿的羽毛都被冻住,蓬松的样子却无法飞翔。 翻涌的浪涛仿佛要洗净虚空,倾盆的大雨冲垮了遮盖之物。 我们这些人就像当年被困在陈国的孔子师徒一样艰难,僮仆们更是不堪一提。 由此想到出征蜀地的士兵,他们也难免被这秋雨打湿了军旗。 怎样才能吹起强劲的秋风,彻底吹散这长久积聚的阴霾呢? 让明亮的太阳高悬在旷野之上,让幽暗的泥土化为轻盈的尘埃。 让战场暂时干燥,这样就能把贼人的肉切成脍来庆贺胜利。 我绞尽脑汁思考有效的办法,拿出策略期望达到最佳效果。 这不只是为了考虑秋收的事情,也是为了拯救处于困苦中的人们。 鸟儿开始呼唤同伴,基石的颜色也微微收起了雨意。 但愿能如我所愿,这场秋雨就此停止,不要再无休无止地下了。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