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薛员外谊喜雨诗兼上杨使君

积旱忽飞澍,烝民心亦倾。 郊云不待族,雨色飞江城。 燋稼濯又发,败荷滋更荣。 时随雾縠重,乍集柳丝轻。 一宿恐鱼飞,数朝征鹳鸣。 毒暑澄为冷,高尘涤还清。 乃知阴隲数,制在造化情。 及此接欢贺,临风闻颂声。

译文:

长久的干旱之后,忽然间下起了滂沱大雨,百姓们的心也都为之欢欣鼓舞。 郊外的云朵还没来得及聚集,雨就带着气势洒向了江城。 那些被烈日烤焦的庄稼,经过雨水的浇灌又重新焕发生机,枯萎的荷叶得到滋润也更加繁茂。 雨水时而像薄雾般浓重,时而又像聚集在柳丝上一样轻盈。 下了一夜的雨,让人担心池塘里的鱼会因为水满而跃出水面,接连几日的降雨,引得鹳鸟声声啼鸣。 酷热难耐的暑气被雨水驱散,变得清凉起来,空中飞扬的尘土也被洗刷得一干二净。 由此才明白,上天暗中保佑着万物,这一切都源自大自然的深情厚谊。 到此时人们相互迎来欢快的庆贺,迎着微风都能听到赞颂这场雨的声音。
关于作者
唐代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