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山诗

山翁亦好禅,借我风溪树。 采药多近峰,汲泉有春渡。 幽僧时相偶,仙子或与晤。 自许战胜心,弥高独游步。 如何区中事,夺我林栖趣。 辞山下复上,恋石行仍顾。 宿昔情或乖,庶几迹无误。 松声莫相诮,此心冥去住。

译文:

山里的老者也喜好参禅,慷慨地借我这溪边清风中伫立的树木旁的居所。 我常常到附近的山峰去采药,春天时会到渡口处汲取泉水。 幽静的僧人时不时会与我相遇结伴,或许还能和那如同仙子般的人相逢交谈。 我自认为内心能够战胜世俗的纷扰,独自漫步的境界也越来越高妙。 可世间的俗事啊,怎么就硬生生地夺走了我在山林中栖息的乐趣。 我辞别山林下山,却又忍不住再次上山,恋恋不舍地抚摸着山石,一边走一边回头张望。 过去的情感或许与现在有所不同了,但我希望自己的行迹不会偏离本心。 松涛声啊,你可别嘲笑我,我的内心早已看淡了去留。
关于作者
唐代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