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赋得漉水囊歌送郑明府

吴缣楚练何白皙,居士持来遗禅客。 禅客能裁漉水囊,不用衣工秉刀尺。 先师遗我式无缺,一滤一翻心敢赊。 夕望东峰思漱盥,昽昽斜月悬灯纱。 徙倚花前漏初断,白猨争啸惊禅伴。 玉瓶徐泻赏涓涓,溅著莲衣水珠满。 因识仁人为宦情,还如漉水爱苍生。 聊歌一曲与君别,莫忘寒泉见底清。

译文:

那产自吴地的细绢和楚地的白练,颜色是多么的洁白纯净啊,一位居士把它们拿来赠送给禅客。 这位禅客心灵手巧,能够自己裁剪制作漉水囊,根本不需要裁缝拿着刀尺来帮忙。 先师传下来制作漉水囊的样式十分完备,没有任何缺失。每一次过滤每一次翻动,我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傍晚时分,望着东边的山峰,我就想着去洗漱一番,此时,朦胧的斜月的清光透过灯纱洒下。 我在花前徘徊,此时更漏刚刚停歇,白色的猿猴争相啼啸,惊到了一同参禅的伙伴。 我缓缓地倾泻玉瓶中的水,欣赏着那涓涓细流,水珠溅落在莲花般的僧衣上,把衣服都溅满了。 由此我认识到,仁人君子为官的情怀,就如同这漉水囊滤水一样,是对苍生的爱护。 我姑且唱上一曲与你作别,你可不要忘了寒泉那清澈见底的纯净啊。
关于作者
唐代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