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裴秀才松石障歌

谁工此松唯拂墨,巧思丹青营不得。 初写松梢风正生,此中势与真松争。 高柯细叶动飒飒,乍听幽飗如有声。 左右双松更奇绝,龙鳞麈尾仍半折。 经春寒色聚不散,逼座阴阴将下雪。 荆门石状凌玙璠,蹙成数片倚松根。 何年蒨蒨苔黏迹,几夜潺潺水击痕。 裴生诗家后来客,为我开图玩松石。 对之自有高世心,何事劳君上山屐。

译文:

是谁画出了这样的松树啊,只用笔墨就达到了如此效果,那些靠精巧构思去描绘的画师都难以做到。 刚开始画松梢的时候,仿佛风都随之而生,画中松树的气势简直能和真正的松树一争高下。 高高的树枝、细细的叶子,在画中好似在飒飒摇动,乍一听,就好像真有那清幽的风声传来。 左右两棵松树更加奇特绝妙,松枝就像龙鳞、麈尾,还有些是半折的样子。 历经春天,画中松树的寒色仿佛凝聚不散,靠近画作,就好像有阴冷的气息,好似马上要下雪一般。 画中的荆门石,其形状比美玉还要不凡,它们被画成了几片,倚靠在松根旁边。 不知是哪一年,那鲜艳的苔藓留下了痕迹,也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潺潺的流水冲击出了石上的痕迹。 裴生你是诗坛后起之秀,为我展开这幅松石图一起赏玩。 面对这画中的松石,自然就生出了超脱尘世的心境,又何必辛苦地穿着登山鞋去山里看真的松石呢。
关于作者
唐代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