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行

家家望秋月,不及秋山望。 山中万境长寂寥,夜夜孤明我山上。 海人皆言生海东,山人自谓出山中。 忧虞欢乐皆占月,月本无心同不同。 自从有月山不改,古人望尽今人在。 不知万世今夜时,孤月将谁更待。

译文:

家家户户都仰望着秋天的明月,可都比不上在秋山之上赏月的意境。 山林之中,万千景象总是一片寂静,每一个夜晚,那孤独明亮的月亮都高悬在我的山上。 海边的人都说月亮是从大海东边升起的,山里的人却自认为月亮是从山中出来的。 无论是忧愁、忧虑,还是欢乐的时刻,人们都会对着月亮来抒发情感,可月亮本就没有心思,它对世间万物的态度并无不同。 自从有了月亮,山峦就未曾改变过模样,古人们望过这轮明月,如今我们这些今人依旧能看到它。 不知道在未来无数个岁月后的今夜,这孤独的月亮又会等待着谁呢。 注:原诗中“孤月将□谁更待”处有缺字,不影响整体诗意理解与翻译。
关于作者
唐代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