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古战场

茫茫凶荒,迥如天设。 驻马四顾,气候迂结。 秋空峥嵘,黄日将没。 多少行人,白日见物。 莫道路高低,尽是战骨。 莫见地赤碧,尽是征血。 昔人昔人既能忠尽于力,身糜戈戟。 脂其风,膏其域。 今人何不绳其塍? 植其食。 而使空旷年年,常贮愁烟。 使我至此,不能无言。

译文:

眼前这片广袤而凶险荒凉的古战场,仿佛是老天特意设置的一般。我停下马,环顾四周,只觉得这里的气象都显得压抑凝滞。 秋天的天空高耸而险峻,那昏黄的太阳即将落下。多少来来往往的行人啊,在这光天化日之下就能看到战场遗留之物。 不要说这道路高低不平,其实到处都是战死之人的尸骨。也不要只看到这土地颜色红一块、青一块的,那全都是征战时流淌的鲜血。 过去那些人,他们忠诚地竭尽全力,最终身体在戈戟之下被碾碎。他们的血肉就像油脂一样,滋润了这里的风,肥沃了这片土地。 如今的人为什么不沿着田埂划好地界,种植粮食作物呢?却让这片土地年年都如此空旷,长久地弥漫着让人忧愁的烟雾。 我来到这里,实在忍不住要把这些话说出来。
关于作者
唐代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