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塞下曲七首 四

南北惟堪恨,东西实可嗟。 常飞侵夏雪,何处有人家? 风刮阴山薄,河推大岸斜。 祗应寒夜梦,时见故园花。

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苦寒和诗人的思乡之情,下面是它的现代汉语翻译: 无论是南北的方向,都只让人满心怨恨;东西两边的景象,也实在令人叹息。 边塞上常常有雪花纷飞,即便到了夏天也不例外,这样的地方,哪里会有人家居住呢? 狂风猛烈地刮着阴山,仿佛要把阴山都刮薄了;黄河水奔腾汹涌,推动着河岸,使得河岸都倾斜了。 或许只有在寒冷的夜晚进入梦乡时,我才能时不时地见到故乡的花朵。
关于作者
唐代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