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贯休 古塞下曲七首 七 古塞下曲七首 七 3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贯休 万战千征地,苍茫古塞门。 阴兵为客祟,恶酒发刀痕。 风落昆仑石,河崩苜蓿根。 将军更移帐,日日近西蕃。 译文: 在那经历过无数次征战的地方,古老的边塞城门显得一片苍茫。传说那些战死的阴魂会化作阴兵,来给客居此地的人带来灾祸。将士们只能借劣质的酒来麻醉自己,可酒一下肚,身上旧日刀伤的疼痛就更加明显。 狂风呼啸,仿佛能把昆仑山上的巨石都吹落;河水奔腾汹涌,冲垮了苜蓿的根。 将军不断地迁移营帐,一天比一天更靠近西边的吐蕃。这意味着战争的前沿不断推进,战事依旧紧迫。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