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山中伉禅师

举世遭心使,吾师独使心。 万缘冥目尽,一句不言深。 野火烧禅石,残霞照栗林。 秋风溪上路,终愿一相寻。

译文:

在这世上,大多数人都被自己的欲望和心思所驱使,犹如被无形的缰绳牵引着,迷失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中。而伉禅师您却与众不同,您能够主宰自己的心念,让心灵不受外界的干扰,保持着清醒和自在。 您已经看透了世间的一切因缘和牵绊,只需闭上眼睛,就能将这万种缘法都抛诸脑后,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您沉默寡言,可即便只是不发一言,那其中蕴含的深意也远非常人所能理解。 山林中偶然燃起的野火,蔓延到了您参禅的石头旁,那熊熊烈火仿佛在考验着您的禅心。天边的残霞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洒下柔和的光芒,映照在那片栗树林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又神秘。 在那秋风飒飒的时节,溪水潺潺流淌的小路上,我内心深处始终怀着一个愿望,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去山中寻访您,与您促膝长谈,聆听您的教诲,感受您的禅意。
关于作者
唐代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