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长兴寺作

荒寺古江滨,莓苔地绝尘。 长廊飞乱叶,寒雨更无人。 栗不和皱落,僧多到骨贫。 行行行未得,孤坐更谁亲。

译文:

在这秋末时节,一座荒废的古寺坐落在江边。寺里地面布满了莓苔,显得格外清幽,仿佛隔绝了尘世的喧嚣。 寺中的长廊上,杂乱的树叶被秋风卷起,肆意飞舞。冰冷的秋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整个寺庙里不见一个人影。 栗子成熟了,纷纷带着褶皱从树上掉落。寺庙里的僧人大多穷困潦倒,清苦至极,仿佛贫穷已经深入到骨子里。 我在这寺中四处游走,却始终难以平复内心的思绪。最后,我独自坐着,周围空无一人,又有谁能与我亲近、解我忧愁呢?
关于作者
唐代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