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夜坐

微凉砧满城,林下石床平。 发岂无端白,诗须出世清。 邻僧同树影,砌月浸蛩声。 独自更深坐,无人知此情。

译文:

初秋的夜晚,已有丝丝凉意,城中处处传来捣衣的砧声。树林之下,那石床平坦而又静谧。 我不禁自问,头发难道是无缘无故就变白了吗?想来定是因为我写诗追求超凡脱俗的纯净意境,在这苦苦思索与追求中耗费了心神。 邻家的僧人身影与树影交织在一起,台阶上洒着如水的月光,秋虫的鸣声仿佛被月光浸润着,悠悠传来。 我独自一人在这夜深之时静静地坐着,心中的这份情感,没有人能够知晓。
关于作者
唐代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