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偈三首 二

非色非空非不空,空中真色不玲珑。 可怜卢大担柴者,拾得骊珠橐籥中。

译文:

这并不是一般描绘具体景象的古诗词,它带有浓厚的佛道哲理意味,下面是翻译: 既不是物质的表象之色,也不是纯粹的虚无,更不是非虚无这种模棱两可的状态。在这看似空无的境界里,那真正的“色”(这里可理解为本质、真谛)也并非是清晰可见、容易把握的。 真让人感叹啊,就像那位卢大担柴人(这里可能指禅宗六祖慧能,传说他曾是担柴卖的樵夫),他竟然能在看似平凡普通的生活中(“橐籥”在这里可象征平凡的日常、自然的运行等),偶然间拾得那如同骊珠(象征珍贵的佛法真谛)般的至高智慧。
关于作者
唐代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