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 二十七

千日功夫不暂闲,河车搬载上昆山。 虎抽白汞安炉里,龙发红铅向鼎间。 仙府记名丹已熟,阴司除籍命应还。 彩云捧足归何处,直入三清谢圣颜。

译文:

这首诗里运用了很多道教炼丹相关的术语,以下是较为通俗的翻译: 日夜不停地修炼,一刻也不敢停歇,就如同用河车不断搬运着丹砂等药物,送往那象征着高远境界的昆山。 如同猛虎从体内抽出白汞一般,将修炼所需的关键物质安置在丹炉之中;又似蛟龙吐出红铅,把它投入炼丹的鼎器之间。 经过不懈努力,在仙府的名册上已经记下了修炼者的名字,此时仙丹已然炼制成熟。在阴曹地府的生死簿上,名字也被除去,寿命自然得以延长。 修炼有成后,五彩祥云托着双脚,这修炼者要前往何处呢?径直进入三清境,去拜见那神圣的尊颜。 需要说明的是,诗中很多内容和道教的炼丹、修行理念紧密相关,以上翻译只是尽力用较为易懂的语言呈现其大概意思。
关于作者
唐代吕岩

吕岩,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一作□),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纳兰青云